一發

一發
(一發, 一发) 1.發射一次。
《韓非子‧顯學》: “雖有不恃隱栝而有自直之箭、自圜之木, 良工弗貴也。 何則?乘者非一人, 射者非一發也。”
劉向 《說苑‧權謀》: “使善射者射之, 一發, 兕死車下, 王大喜。”
梅堯臣 《依韻和韓子華陪宴》: “醉驚一發功, 誰許百金易, 非等將帥能, 聊將賓客適。”
2.古以射箭十二枚為“一發”。
《漢書‧匈奴傳下》“矢四發” 顏師古 注: “ 服虔 曰: ‘發, 十二矢也。 ’ 韋昭 曰: ‘射禮三而止, 每射四矢, 故以十二為一發也。 ’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。 今則以一矢為一放也。”
朱翌 《猗覺寮雜記》卷下: “世以射一箭為一發, 非也。 射畢十二箭, 方為一發。”
3.一經發動;一經開始。
《宋史‧常安民傳》: “今怨忿已積, 一發其害必大, 可不謂大憂乎。”
魯迅 《<吶喊>自序》: “從此以後, 便一發而不可收, 每寫些小說模樣的文章, 以敷衍朋友們的囑托。”
4.越發;更加。
《京本通俗小說‧錯斬崔寧》: “﹝ 劉貴 ﹞先前讀書, 後來看看不濟, 卻去改業做生意, 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, 買賣行中一發不是本等伎倆, 又把本錢消折去了。”
無名氏 《硃砂擔》第一摺: “我道誰, 原來是老客, 隔的兩個月不見, 一發吃的好了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十八回: “ 府奉了此旨, 一發日夜不閒, 連年也不能好生過了。”
瞿秋白 《餓鄉紀程》十三: “十天以來我的生活一發無味枯燥。”
5.一同;一齊。
《宣和遺事》前集: “﹝天子﹞道罷, 武士一發向前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 “我家也有頭口騾馬, 教莊客牽去後槽, 一發喂養。”
《警世通言‧三現身包龍圖斷冤》: “即時叫起四家鄰舍來, 上手住的 刁嫂 , 下手住的 毛嫂 , 對門住的 高嫂 鮑嫂 , 一發都來。”
6.索性;乾脆。
無名氏 《看錢奴》第一摺: “這等, 你一發搬在俺家中住罷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四二回: “先生何不將帶幾個人去, 一發就搬取老尊堂上山, 早晚也得侍奉。”
《西游記》第二五回: “師父!且把善字兒包起, 讓我們使些凶惡, 一發結果了他, 脫身去罷。”
7.表數量。 用於槍彈、炮彈, 猶言一枚。 如: 今天實彈演習, 每人打了一發子彈。
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сделать НИР

Полезное



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ой на выделенное

Прямая ссылка:
Нажмите правой клавишей мыши и выберите «Копировать ссылку»